青岛市场上黑猪流行
从2008年开始,一股“黑旋风”在岛城猪肉市场上刮起,里岔黑、莱芜黑、沂蒙黑……猪肉前面加上一个“黑”字,一斤肉少则50元,多则上百元,身价之高令人咋舌。黑猪到底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黑猪肉真那么值钱吗?黑猪肉是原生态的回归,还是一种概念上的炒作?连日来,本报记者对市区几大黑猪肉专营店及本市几处黑猪主产区进行了摸查、探访,以期给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黑猪肉产业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岛城的大街小巷挂着黑猪肉门头的专卖店开始多了起来。东海路、漳州二路、南京路、澳门路,在高档社区扎堆的这些地方,黑猪肉专卖店也生意兴隆 。同样是猪肉,前面加个“黑”字,每斤就能卖到80元、120元,要想吃,还得有会员身份,还要提前预订。凭什么?记者追到黑猪养殖源头,一探究竟。
价格一再涨照样好卖
9月18日一早,东海路一家黑猪肉专卖店里,前来买肉的市民络绎不绝。“10月1日黑猪肉价格又要涨了,精瘦肉要从一斤80元涨到120元。”看到店里的公示牌,前来买肉的孟女士念叨说。但是价格的调整并不会影响她的购买,她最看重的,还是黑猪肉的安全有保障。
“今年以来猪肉的价格一直在涨,我们也调整了几次。但是每次提价都不影响老百姓买肉的热情。”店里的营业员说,在消费者眼里,黑猪肉是放心肉的代名词,再加上味道独特,产地直销,所以卖得越来越好。
“冰柜里剩下的肉不多了,买过的都知道要早点来,晚了就没有了。”在漳州二路的专卖店里,上午不到 10点,店员指着冰柜里的肉说,因为黑猪上市量很少,每天一个店的供应量只有一到两头。
在南京路一家黑猪肉专卖店,墙上贴着猪肉价格表。表上几乎囊括了猪身上所有的部位,包括猪胎盘、猪子宫等都明码标价。“猪数量少,所以杀得比较精,猪身上的部位全部留下来了。但是卖得最好的还是猪精肉,需要提前预约。”店主说。
实行会员制起步1000元
“你不是会员啊,想买黑猪肉只能少卖点给你,我们优先满足会员需要。”在一家专卖店,当记者提出要买黑猪肉时,销售人员说,“要想买猪肉,先办会员卡。最低1000元一张,上不封顶。”在几家专卖店里,前去买肉的市民都是带着卡去的,买的时候刷一下卡,能打七五折。“其实,黑猪肉最大的消费在于消费卡。”一位业内人士说,中秋节前,黑猪肉礼品卡销售非常火爆,有的一买几万元。
除了专卖店,高端商场也是黑猪肉的销售终端。目前海信广场、佳世客的专柜里已经有了黑猪肉。不过,记者发现,定位高端的黑猪肉,要想追溯它的来源暂时有点难。19日,记者在东海路和南京路上的黑猪肉专卖店看到,两家专卖店使用的都是普通电子秤,根本打印不出带有追溯代码的小票。另外,两家店都没有在明显位置公示检验检疫证明。
同样是猪肉,前面加个“黑”字,就能卖个高价,黑猪到底好在哪?记者随后到胶州、平度这两大黑猪养殖区域进行探访。
胶州市里岔镇
黑猪家家都有喂啥它就吃啥
里岔一村民家中得了皮肤病的黑猪
里岔黑猪是三大黑猪品系中的一种,其中心产区就是里岔镇。里岔镇是胶州市西南部的一个乡镇,18日,记者赶到镇上,在镇饲料门市里,遇到几名养殖户。
“黑猪家家都有,就是不多,价格太高,没有收的不敢养。”村民崔永顺(化名)说,黑猪在外面卖得特别贵。问起为啥这么贵,村民们说:“收购价高,白猪一斤毛猪收购价19元左右,黑猪一斤毛猪就能要到40元”,“品种跟白猪确实不一样,肉质好,味道香”。
“都说黑猪是喝山泉水、吃有机粮长大的?”记者问。一直很沉默的饲料店老板娘发话了:“黑猪又不会自己挑食,给喂啥就吃啥。”村民老韩说,按照正规养法,黑猪不能像商品猪那样喂激素复合饲料,“只喂豆粕、苞米、麦糠。但是喂这些不光贵,还长得慢,长成200斤的肥猪得一年多。要是喂激素饲料就快了,6个月就能长到250多斤。”
崔永顺家离饲料门市不远,他邀请记者到他家看黑猪。进了院门,院前是人住的房屋,屋旁就是窝棚,两头大黑猪躺在里面 。窝棚里到处是猪粪,苍蝇乱飞。屋后还有两排砖垒的猪圈,里面有六七头大黑猪、三窝小黑猪。几头大黑猪行动迟缓,反应迟钝,还得了皮肤病,身上皮肉有大块溃烂。“不拿豆粕、豆饼、苞米、麦糠喂,成本太高,万一喂了没人买或者得病死了我们可就赔大了。除非有人先给一部分钱,猪养成后肯定来收,我们才敢按约定好的东西喂。”崔永顺说。
“这些猪送哪儿屠宰?”记者问。“谁来收谁杀,或者我们杀完了拉去卖。”崔永顺说,“猪少,不值当进屠宰场。”
平度市店子镇
猪睡上发酵床没有山林放养
平度市店子镇也有黑猪养殖,19日下午,记者打听到老山村里的一处黑猪繁育基地。基地负责人黄场长引领记者做了简单消毒之后进入猪舍。
黄场长称,基地建成一年多,养有1000多头黑猪,品种也是里岔黑猪,出栏后直供市区三家专卖店,一处在漳州二路,另两处在海信广场和佳世客。
“基地的黑猪绝对不喂激素饲料,12个月到15个月自然长肥。”黄场长解释,只要不喂含激素、瘦肉精、添加剂的饲料,就算是“有机料”。而“有机料”其实是苞米、豆粕、麦糠、榨油后的花生饼、地瓜蔓、山野菜,用水泡过后喂猪。
比起里岔镇的农家猪圈,这里的养殖场环境明显要好很多。“这是发酵床,里面是锯末、稻壳发酵成的垫料,能化粪除臭,黑猪睡在里面也舒服。”黄场长指着猪圈里的“沙坑”说。由于生长环境舒适,场里的黑猪看上去体格健壮,皮毛黑亮。
在市区,“山林放养”是每家黑猪肉专卖店一致的卖点。在老山村,记者发现,这里除了放养的山鸡之外,并没有黑猪放养。黄场长说,基地正在二次扩建,目前在场的黑猪确实不能上山,但每排猪圈后面都留出了空地,供黑猪出来奔跑活动。
胶州市铺集镇
养了3000多头部分神秘外流
在平度采访时,店子镇居民透露,胶州市铺集镇还有一个大型黑猪养殖基地,在市区也有专卖店。19日下午,记者又奔赴铺集镇,在河西庄找到了这处基地。
从占地面积看,该处养殖基地规模不小。周围村民称,里面养了3000多头黑猪,但很难进去。在基地门口,记者正要进去,一名中年男子冲出来大吼“不许进!”记者说明来意,男子不由分说吼道“ 不管是谁都不许进!”
见此情形,一位村民说,“我能帮你找个行家,不仅对养殖场十分熟悉,还能从里面弄出黑猪来”。在这位村民的引领下,记者见到了神秘的“行家”。
“不管是仔猪还是成猪,我都能从场里弄出来。”据这位行家透露,小黑猪从养猪场外流,一般走“母猪代养”的渠道,先让要猪的人按照每头1500元出钱,这其中包括800多元的仔猪饲养成本和600多元利润,“给了钱,母猪下了崽,就按死亡上报,报完之后这些猪就能转出来。”
成猪也有一套外流渠道,行家说,经他的手,一头200斤左右的成猪5300元就可以买到。记者计算了一下,买来猪后,按照当前一斤80元的市价出售,抛去下货,一头猪能卖1万多元。行家说,就靠这两条路子,他弄出去了很多猪,至于这些黑猪的去向,他却不肯透露。(记者 杨冰 王媛)
岛城市区一处黑猪专卖店内,五花肉每斤58元,后肘每斤65元,前肘每斤72元
记者自9月18日以来连续多天的反复探访之后,“高贵的黑猪”背后几大疑团也更加浓重:追溯成谜、屠宰不明、饲养蹊跷、价格离谱、营养可疑……这些问号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本报记者随即就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采访。
1 黑猪肉凭啥不设追溯制度
如今,在商务部门的监管之下,市场上的猪肉已经实现了“可追溯”。许多农贸市场、超市、品牌肉专卖店等肉品零售终端,如今都配备了“追溯电子秤”。在计费时会打出一个小票,上面有“追溯码”,而后通过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就可以查到生猪产地、屠宰企业 、养殖场等信息。但在数天的采访中记者发现,黑猪肉并未纳入这套系统。
【对话:青岛市蔬菜办郭健主任】
记者:请问,为什么没有对黑猪肉“设防”?
郭主任:一方面,青岛的肉品可追溯系统有 3年的试点期,今年是第二年,目前覆盖了岛城规模化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品牌肉专卖店等,也有没覆盖到的地方,黑猪肉就是其一。另一方面,黑猪肉的销售模式起点高,从产地直接供应专卖店,在店内便明示了猪肉的产地、养殖场等信息。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肉品可追溯的最终目的,是让消费者知道肉的来源,一旦出现不安全因素,可以回溯追究责任,而黑猪肉在青岛的销售门店都做到了源头明示,已经实现了溯源目的。
记者:照这么说,黑猪肉可以游离在“可追溯”监管之外了?
郭主任:当然不会。岛城猪肉可追溯系统还在扩建,覆盖范围还要加大,黑猪肉必将纳入到可追溯体系中来。现在已有黑猪肉专卖店,着手布置纳入该系统。
2 出栏量宰杀数为何不一致
19日的采访中,“神秘行家”从胶州铺集镇养殖基地得到的消息是,当天出栏数量为16头,而市民马先生心生疑问:市区四五家专卖店,每家都说“一天只卖一头”,连两家超市算上,全市一天也就七头黑猪,出栏量、销售数为何不一致?
【对话:青岛鑫盛联食品有限公司曲经理】
记者:很多里岔黑猪都是在你们那儿屠宰的?
曲经理:是的。鑫盛联是青岛市的定点屠宰企业之一,承担本地生猪屠宰的任务。凡是进入养殖场屠宰的生猪,都会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检疫。公司按每头100多元的价格收取屠宰费用,驻点畜牧部门和厂家会给委托方提供检验检疫证明和肉品品质证明两个证书。到目前为止,工厂屠宰的黑猪里,还没发现有瘦肉精或其他农药残留超标的个例出现。
记者:屠宰完之后呢?你们每天屠宰多少头黑猪?
曲经理:生猪屠宰之后的运输环节,就是委托人自己的事儿了,运输、配送、销售我们不干涉。另外,黑猪屠宰目前只有个别企业前来委托屠宰,不是节假日的话,每天的屠宰量在3头左右。
3 黑猪肉真比普通猪肉更有营养吗
买1斤黑猪肉的钱,能买6斤普通猪肉;普通猪肉一贵就没人吃,黑猪肉越贵越有人买同样是猪肉,为何有天壤之别?
【对话: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宋春阳教授】
记者:消费者认为,黑猪肉那么贵,是因为比普通猪肉更有营养,是这样吗?
宋教授:老百姓日常吃的普通猪肉,是引进品种猪,多为白皮,而黑猪属于地方品种猪。依照动物科学上的研究表明,地方黑猪肉与普通猪肉在营养成分上其实差不多。但是黑猪的肉比普通猪肉更香,水分少,肌肉纤维丰富。
4 喂有机料加放养,这样科学吗
据介绍,黑猪的饲养方式很奇特,喂豆粕、麦糠、瓜蔓等所谓的“有机料”,而且还放养……
【对话:宋春阳教授】
记者:请问,这种饲养方式有科学道理吗?
宋教授:地方品种黑猪与引进品种猪相比,有四大优点:繁育率高、抗病力强、肉质好、耐粗饲。地方品种黑猪本来就属于放牧型猪,所以喂粗饲料、放养是有道理的,符合了黑猪的习性。可要是对引进品种猪也用这么个喂养法,恐怕就不合适了。
记者:有说法是,黑猪是吃了“有机料”才健康、肉才好吃,是这样吗?
宋教授:有人认为,喂纯粮食的猪就健康无毒害,喂激素饲料的猪就有毒害,这是一个误区。导致猪肉有毒害的,是饲料以外的添加剂,比如瘦肉精。
黑猪肉好吃,是因为肌内脂肪含量高。引进品种猪肉的肌内脂肪含量不超过3%,里岔黑猪的肌内脂肪则在4%~5%,莱芜黑猪的肌内脂肪含量最高,能达到10%左右。肌内脂肪含量高的猪肉好吃,这是黑猪的物种品系和饲养方式共同决定的。
5 黑猪肉凭什么值这个价
根据市区黑猪肉专卖店的价格表,黑猪精瘦肉80元一斤,10月1日提价到120元一斤,猪胎盘80元一只,办会员卡要1000元“起步”,价格之高令普通市民家庭难以消受。
【对话:宋春阳教授】
记者:黑猪肉真就值这么高的价格吗?
宋教授:黑猪肉能卖到这么贵,不排除有炒作成分。先从养殖环节来说,黑猪的长成周期是12个月以上,不管是喂饲料还是喂豆粕、麦糠,都是这个生长速度,这是物种决定的,生长周期一长,各项养殖费用投入较多。再反映到消费环节上,就必须提高价格,如果价格不高,产业链上游就会有亏损。
记者:有机 、生态、营养价值能成为高价的理由吗?
宋教授:价格高有很多因素构成,比如黑猪抗病力强,打针少,相对来说无毒无害。但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价格一高上去,就得有高端消费群体来购买,要吸引住高端消费群体,商家就要找卖点,往往高端消费者轻价格重品质,所以商家才把有机、生态 、营养价值高等当成宣传点。
如何鉴别黑猪肉
据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宋春阳教授介绍,首先,要看肉的颜色。黑猪肉肉色深,鲜红,引进品种猪的肉色则显苍白。其次 ,要看肌肉纤维,同龄、同重的地方黑猪和引进品种猪宰杀后相比,黑猪的肌肉纤维更细,引进品种猪则因生长周期短,纤维较粗,水分含量也高。
记者手记
如何让黑猪走上百姓餐桌
黑猪原本是猪科动物中最原始的一个品种,最近3年来黑猪肉在青岛市场重新活跃起来,业内称之为“黑猪复兴”。采访中,记者从许多消费者那里听说,之所以选择花高价吃黑猪,其实是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无奈之举。
高歌集团董事长单连忠对黑猪产业颇有见地。他分析说,发展黑猪产业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无添加剂的饲养、基地式的管理,这对“农户散养”的传统养猪模式而言是个突破。“黑猪曾经退出过市场,有两个原因,一是肥肉多,二是长得慢。”单连忠说,正是近几年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黑猪才凭借喂养安全、污染轻、抗疫病等优势重回市场。
猪种好,模式好,还不能保证黑猪复兴之路走得稳当。高起点、高标准的管理养殖过程、屠宰过程、运输过程和销售过程,保证整个肉制品产业链条实现“无缝对接”,让真正安全放心的猪肉摆到市民的餐桌之上,也是黑猪肉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细节问题。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对黑猪产业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一方面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使“养好猪”成为光荣的事业;另一方面应该改革管理和监督方式,将黑猪肉产业链纳入到整个放心肉追溯体系之中 ,同时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培育更加经济的品种,尽早让黑猪肉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