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推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走上“快车道”

2020-07-02 08:58:14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6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称,近期将研究制定2021-2025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实施方案,并强调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我国是生鲜农产品生产、消费及贸易大国,冷链物流需求量巨大,但迄今仍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目前,冷链物流企业多、小、散、乱、差的行业现状制约着冷链物流效率的提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教授刘昕建言献策,呼吁加大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

  记者梳理发现,事实上,围绕冷链物流建设,近年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正在密集发力,推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走上“快车道”。

  畜禽防疫助推冷链物流市场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逐步形成,活畜禽跨省长途调运现象愈来愈普遍。同时,由此引发的疫病传播风险却在不断提高。始于2018年的非洲猪瘟,就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1月14日,中国曾有24个省份发生过家猪和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91.6万头。自此,采取措施限制活畜禽大范围流通,降低动物疫情发生几率,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完善活畜禽长途调运监管措施,切实加强调运监管,鼓励畜禽产品冷链运输、冷鲜上市,运输牛羊猪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随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在记者会上,对此次为何强调要完善活畜禽长途调运监管措施进行了解答。他指出,一方面,限制活畜禽长途调运是防止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活畜禽长途调运是引发动物疫情传播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我国70%的动物疫情远距离传播是由跨省调运引起的。从近年来控制小反刍兽疫、家禽H7N9流感等疫情情况看,采取限制调运政策,能有效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此外,国外的研究也表明,有接近一半的非洲猪瘟疫情系生猪调运引起传播的。

  另一方面,调整后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可以推动市场从运活畜禽向运肉转变。此次,国家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行调整,在明确运输牛羊猪等活畜禽的车辆不再享受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的同时,运输鲜、冻畜禽肉等动物产品的车辆可继续享受原有的“绿色通道”政策。特别是在目前我国养殖屠宰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的大背景下,通过提高养殖屠宰产能利用率、就地屠宰,鼓励畜禽产品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可以有效解决不同地区畜禽产品供给问题。

  2019年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分区防控,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产业布局,尽快实现主产区出栏生猪就近屠宰,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奖补、贴息等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冷链物流配送,变“运猪”为“运肉”。

  由此,传统的生猪运输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则是以“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的新畜禽产品生产经营模式,从而也助推了冷链物流市场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匮乏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冷链物流很适用于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食品冷链物流产业链包括:冷冻、冷藏加工;冷库贮藏;运输与配送;终端销售,共四个环节。以低温的冷链物流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鲜程度、营养、色泽和口味。

  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库和车两大块。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为6052.5万吨(折合1.51亿立方米),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56%。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21.47万台,较上年增长3.47万台,同比增长19.3%。

  尽管如此,调查显示,我国农产品物流冷链流通率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0.05立方米,占比7%;特别是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生鲜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

  政策密集发力 红利不断释放

  2019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时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并明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随后一系列推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政策红利相继发布。

  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构建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有效对接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屠宰企业建设标准化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提高生猪产品加工储藏能力;鼓励屠宰企业配备必要的冷藏车等设备,提高长距离运输能力;鼓励生猪产品主销区建设标准化流通型冷库、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冷链配送设施和冷鲜肉配送点,提高终端配送能力。

  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首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要以整合存量冷链物流资源为主线,重点向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包括果蔬、畜禽、奶制品、水产品、花卉等)优势产区和集散地,依托存量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群,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文件所说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绝不是停留在地产意义上,也不意味着将一批物流公司和仓库聚拢到一块儿,靠个别大型企业招兵买马“自嗨”式发展,必须是整合现有的冷链行业资源。

  2020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其目标是,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为重点,到2020年底,在村镇支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仓储保鲜冷链信息化与品牌化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是现代农业重大牵引性工程和促进产业消费“双升级”的重要内容。

  记者注意到,在中央政策号令之下,地方正在掀起一轮冷链物流设施投资热潮。

  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推进广东供销公共型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该省依据此前发布的《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到2022年骨干网运营管理的冷库容量达到160万吨左右,新增冷藏车2000辆以上、移动预冷装置1000台以上。按照建设总体规划,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在3年内将完成总投资170亿元。

  贵州省围绕坝区和规模特色产业需求,开展全省冷链大调研,将填补26个冷链空白县,形成省内生产、流通、销售为一体的冷链骨干网络。以提升冷链物流运营实效为重点,统筹省级财政资金1.7亿元开展70个省级农商互联示范县建设,整合1700万元在务川、威宁等10个地区布局建设日处理能力不低于30吨的公益性移动式产地预冷设施设备。

  上海市表示,3年内,上海将新建3个城市冷链物流分选中心、300个前置仓……

  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同比增长17.6%。但与欧美、日本等国横向比较,我国冷链流通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行业集中度低,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红利的落地,我国物流业的冷链短板将会逐步补齐,国内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百姓餐桌不仅更加丰富,而且品质更有保障,生活幸福感会大大增强。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