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12月中旬以来,宝鸡市城乡市场上的综合肉价为每公斤17元至18元左右,较半月前平均上浮了7%左右,也就是每公斤上涨了1元至1.5元。,根据调查分析,肉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肉价大涨的因素不多。从生猪生产看,前三季度存栏和出栏稳步增长,宝鸡市乃至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数处于饱和状态,这说明生猪的基础生产能力仍然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 |
近段时间,包括大蒜、干辣椒在内的各类农产品价格呈现整体上扬之势,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猪肉价格也开始“止跌回涨”。记者在市区各大超市了解到,每公斤精瘦肉、去骨后腿肉和肋条肉零售价格分别为23元、20元和19.5元,均比上月上涨8%左右。同样,自12月中旬以来,宝鸡市城乡市场上的综合肉价为每公斤17元至18元左右,较半月前平均上浮了7%左右,也就是每公斤上涨了1元至1.5元。
猪肉价格回升,这是什么原因呢?近期肉价并非狂涨,其小幅上涨符合常年季节性波动规律,大多年份到了11月、12月都会出现季节性上涨。宝鸡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他们说,当前生猪价格止跌回升,主要是受到天气转冷后消费需求逐渐增加的影响。冬至前后许多居民腌制腊肉以及元旦临近,消费需求量增大,也是肉价上涨的一大因素。必须注意的是,此轮猪肉涨价,与2007年5月开始出现的大涨是有区别的。那时,由于宝鸡市受全国性生猪供给不足影响,猪肉价格猛涨,对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之后,国家出台扶持规模化养殖、实行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制度,使生猪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对抑制肉价狂涨产生了积极作用。2008年下半年,猪肉价格经过一年多的持续上涨后开始回落,回落态势延续至今年11月。
对于部分市民“肉价还会不会大涨|”的疑问,宝鸡市农业部门表示,根据调查分析,肉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不大,肉价大涨的因素不多。从生猪生产看,前三季度存栏和出栏稳步增长,宝鸡市乃至全国的能繁母猪存栏数处于饱和状态,这说明生猪的基础生产能力仍然保持了比较高的水平。同时在肥猪存栏结构里,6月龄的大猪比重增加,出栏高峰恰好在元旦春节期间,这表明节日的供应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