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发改委:生猪新调控预案答记者问

2012-05-03 00:00:00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谈新缓解生猪过度下跌和过快上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近期将联合发布《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预案?这一预案和2009年初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有哪些不同?记者就此采访了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防止过快上涨列入调控目标

  问:与原预案相比,新预案的调控目标是否有变化?

  答:有一些变化。原预案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政府调控,防止生猪价格出现过度下跌,保护生猪养殖户的利益,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

  新预案的最终调控目标是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这一点与原预案是一样的。但增加了一个主要调控目标,即新预案不但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还要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通常认为,生猪生产具有周期性,只要有效防止了价格过度下跌,就会保持生猪生产的相对稳定,就不会出现价格过快上涨。

  但从近年来的实践看,除市场风险外,疫病风险对生猪生产的影响也很大。即使有效防止了价格过度下跌,一旦发生了大的疫病,导致生产下滑、价格过快上涨,则就可能加剧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因此,防止生猪价格过快上涨也是新预案的一个主要调控目标。

  为提高市场价格调控的有效性,新预案大幅增强了政府储备吞吐调节的能力,包括明确了正常情况下的政府冻猪肉储备规模,增强了应对生猪价格过快上涨的能力;提高了政府冻猪肉收储规模上限,增强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能力。

  猪粮比价6∶1仍是生猪生产的盈亏平衡点

  问:近年来生猪生产成本上升较多,猪粮(猪肉和玉米)比价6∶1的盈亏平衡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答:近年来,我国生猪生产发展较快,标准化规模饲养比重逐步提高,饲料、劳动力、防疫费用、辅助饲料费用以及水电费等养殖成本明显上升,结构也有所变化。

  从2008年以来的成本调查数据看,与盈亏平衡点相对应的猪粮比价总体仍保持在6∶1的水平。这个“6∶1”的预警指标不是我们“拍脑袋”拍出来的,而是在运用大量价格、成本历史数据测算,并充分听取大型养殖企业、专家等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的。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下页更精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