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CPI指数再度走进“1时代”,这是继7月份CPI达到1.8%之后,再度回落到2%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的CPI环比增长0.2%,比8月下跌0.1%。
对于CPI的回落,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市民感觉“不明显”,甚至感觉“物价在上涨”。对此有关专家表示,CPI统计反映的是居民用于消费支出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是若干个商品服务价格在一定时期的总体平均数,并不与市民感受直接画等号。
肉价走低拉低CPI
根据昨日发布的9月份数据显示:在食品篮子中,前期供给紧张状况有所缓解,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6%,鲜菜价格上涨11.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0%,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3%。在非食品部门,非食品类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上升主要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此外衣着类价格、教育服务以及房租水平也有所回升。
9月份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下降6.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7.6%,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68个百分点。尽管8月份猪肉价格一度上涨,但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
行情系统监测显示,随着节日效应逐渐减弱,猪肉价格开始回落。目前,全国猪肉价格明显低于2011年同期,10月8日价格同比下降约18.0%。
食品价格增速放缓
CPI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价格增速的放缓(9月同比上涨2.5%,8月同比上涨3.4%)抵消了非食品类价格的上涨(9月同比上涨1.7%,8月同比上涨1.4%)。
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在低位。蔬菜供应量的提升拉动食品价格增速放缓。非食品类价格的回升则主要反映了油价上升的影响。非食品类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有所回暖但仍然低迷。
基数效应以及需求复苏可能影响未来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反弹,需求复苏也表现在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明显,PPI环比下滑幅度收窄。

2011年-2012年CPI走势图
超市猪肉8.99元/斤
在此次公布的CPI数据中,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成了拉低CPI的“稳定器”。昨日,记者走访青岛农贸市场与超市发现,近期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格均在低价位运行。
“超市促销猪肉价格每斤8.99元……”昨日下午,当记者走进崂山区华润万家超市发现,鲜肉柜台的一款促销猪肉受到消费者抢购,肉架里仅剩下了两块。“最近一段时间,我们都会拿出1至2款猪肉搞活动,这个价格在去年想都别想。”超市鲜肉柜台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10元以下的猪肉品种有3款左右,精瘦肉的价格最高也就16元/斤左右,跟前期相比价格低了不少。一位买菜的大姨告诉记者:“现在猪肉便宜多了,一个月买肉的钱,跟去年这时候相比能省一半。”
现在养猪仍然赔本
跟去年相比,猪肉价格可是“去年上天、今年入地”。说起养猪,莱西后塔村养猪户李兵今年一直都“没缓过神来”。“最近养猪收入还是不行,9月份也就是不赔保本。”李兵告诉记者,他养了十几年的猪,今年日子“不好过”。“国家有补贴还好点,但是没赚头。现在只能随行就市、听天由命了。”李兵说,“现在一斤白条猪的收购价格在6.8元-7元之间,今年以来收购价格就一直在低位运行。”
养猪不赚钱,养殖户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想减少养殖规模,不过像我这样的规模养殖户不是说减就能减的,只能等待行情好起来。”
华中批发市场猪肉批发商初经理告诉记者:“从农历八月十五到现在,白条猪批发价在18.5元/公斤-19元/公斤,这几个月的猪肉批发价都很平稳,波动不大。”
1元2元菜是“主力军”
作为餐桌上的主角,蔬菜价格的涨跌影响着CPI的高低,8月份由于蔬菜价格是CPI走高的首要原因。9月份,从8月同比上涨23%下降到9月同比上涨11.1%,涨势回落。
昨日,记者在云南路附近的农贸市场看到,目前大部分的菜价都在1元、2元左右,比如西红柿1.68元/斤,茄子0.99元/斤、黄瓜1.48元/斤,芸豆2.18元/斤、白菜0.69元/斤……记者看到,市民餐桌上的“常客”基本都在1元、2元,应季蔬菜价格比较平稳。
近一段时间以来,蔬菜呈现“供大于求”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天气转凉,再加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蔬菜尤其是绿叶菜价格大幅回落,芹菜、黄瓜、空心菜等蔬菜较上半年价格下跌约一半。”一位蔬菜摊贩告诉记者。据业内人士估计,预计进入冬天后,如果没有极端恶劣的天气,蔬菜的产量将仍然保持稳定,而价格也将维持在低位。
靠消费返券拉回头客
蔬菜、肉价等食品类价格的波动牵动着餐饮企业神经。市南区一家羊蝎子火锅店老板陶先生告诉记者:“物价还是高啊!”他表示,原材料价格对饭店的生意影响很大,最近一段时间生意比较淡,明显感觉今年消费能力弱。“我们搞消费100元送80元餐券的活动,希望用这种方式拉些回头客。”
鲍岛码头的负责人杨坤告诉记者:“CPI与我们企业经营关联性越来越密切,一方面是经营性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员工对于CPI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物价水平上涨员工也会关注薪资待遇,要求加薪。”他告诉记者,他们也在通过一些活动吸引客人。
说法
CPI破“2”符合预期
对于9月份CPI再次步入“1时代”,专家们纷纷表示符合预期。昨日,汇丰银行给记者发送的邮件中,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对最新数据发表了观点。他认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由8月的2%重新回到1时代,符合预期。“CPI回落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增速放缓抵消了由油价主导的非食品类价格的上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6%,下降幅度略高于预期,但是其环比下降幅度放缓,表明国内需求水平正在逐步改善。尽管消费价格指数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出现反弹,但是考虑到经济仍在趋势水平以下运行以及食品供应充足,未来的通胀水平仍然将保持温和,这给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创造了条件。”
物价回落成为必然
尽管CPI在“1”与“2”之间徘徊,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完成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已无悬念。今年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8%,让物价回落“路线清晰”。
翘尾因素的逐渐消退让物价回落成为必然。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在9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仅为约0.2个百分点。虽然CPI整体呈现稳中有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服务业价格的上涨说明劳动者工资仍然在提高,并将保持;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原材料价格也在涨。“这些因素都将在随后几个月影响到CPI,预计第四季度CPI降幅有限。”中信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孟繁霖说。
展望
未来还有25个基点降息空间
屈宏斌还预计,未来的通胀压力仍然保持温和,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尽管在未来几个季度GDP增速可能小幅反弹,但是仍在潜在水平以下运行,意味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小;第二,连续九年粮食丰收,粮食供应充足;另外
生猪库存水平依然很高,说明
猪肉价格的上涨空间有限;第三,全球需求低迷仍在持续,中国GDP增速未来仅温和回升,将限制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空间。因而其对国内输入通胀压力可控。”
屈宏斌表示,未来通胀仍保持温和为继续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
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提供了回旋余地。“预计未来还有25个基点的降息空间,央行也会继续运用数量型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注入流动性。”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