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高校缩短校门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近日,记者从省教育厅“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走进高校”活动中获悉,在江苏高校,培养学生接地气、缩短校门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为农户、企业送技术,已在部分高校开花结果。
进入大三求职季,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周静有些纠结,这几天,他要从手头多个实习机会中做一番取舍,其中一个岗位是到滨海东坎镇
猪场做
技术管理员,而推荐人正是他当初进行科技服务的那户农场主。
去年9月,周静参加大学生科技服务团,对口到滨海东坎镇龚彦刚猪场,在那里技术帮扶3个多月。3个多月时间,让周静收获了许多。“很多
知识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比如给猪打针,书本上说的剂量在现实中不一定有效,因为每头猪的身体情况不一样,对药的抗病能力也不一样。”周静说,了解到
养猪全过程后,对他期待已久的创业将大有益处。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全面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专业讲师、高级工程师杨建华最近正忙着给扬州某四星级酒店的客房和餐厅做装修内饰。除了校内职务,现在,他还是新格空间艺术设计事务所的法人代表,而这个事务所就建在该校建筑工程系的3楼。
做项目过程中的启示,也会被杨建华当成案例带到课堂上。“我们每次做的成果都会带到课堂上,演示给学生看,这都是课本上没有的。”
该院党委书记张新科表示,将学院的教学机构、学生、教师延伸到企业内部,同时,将企业的科技研发、部分生产机构和技术人员引入校园内部,能够实现专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