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扶摇直上,时而直落而下,近年来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一直没消停。今年以来,不断走高的猪肉价格更是让百姓揪心。
谈到猪肉价格,中国农业大学张勤教授认为,饲料等成本的不断上涨是重要因素。
“一斤玉米都卖到1.4元了,今年的养猪成本比以前高很多。”一位猪场老板给新牧网记者算起了成本账:不光饲料成本上涨,人工也在不断上涨,他雇的工人一个月要2000元。部分与会专家认为,除了成本上涨,近年散养户(50头以下)因疫病和价格低大量退出生猪养殖领域,同时规模化养殖没有跟上,供需矛盾也推高了猪肉价格。
今年6月28日,武汉万年青畜牧有限公司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售卖了一批毛猪,这个价格刷新了该公司成立6年来生猪的最高售价。
公司现有猪3万多头,一年出产生猪6万余头,是武汉市一家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6月30日,记者穿上防护服,经过消毒区喷雾消毒后,进入该公司养殖区。
在分娩保育区,记者看到,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猪舍内,一群群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猪崽,拱在猪妈妈的怀里,争抢母乳。“这些刚下的小猪崽,一只的成本就要200元。”张华平说。
小猪崽断奶后,就要离开猪妈妈,被送到断奶区。在断奶期间,喂养小猪崽的精细饲料每吨将近1万元。小猪崽离开猪妈妈后,要在断奶区独自生活一个月左右,这也是小猪崽生命最脆弱的一段时期,饲养、护理都要非常精心。在这里,它们将从几公斤重的小猪崽变成30公斤左右的仔猪。“一头仔猪的价格约600元左右,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一般都自己培育仔猪,而散养户则要从猪厂购买。”张华平说。
小猪崽长成30公斤左右的仔猪后,身体变得强壮,它们将被送到育肥区,经过半年左右的饲养,待它们长成120公斤左右后,就可作为毛猪出栏销售了。“在这个过程中,每头猪平均每天需要吃3公斤左右的饲料,以目前每吨2600元左右的价格计算,一头仔猪长成可以出栏的生猪,仅饲料成本就需1100多元。再加上一头猪从分娩到出栏整个生长周期内的疫病防治和人工成本,其养殖成本达到1800元左右,平均每公斤的成本约为14元,这是生猪养殖的盈亏点,高于这个价格,养猪就能赚钱,否则就亏本。这还是假定没有大的疫情的前提下。”张华平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这样的养殖成本决定了猪肉价格在一个较高位置。”
饲料与人工成本有所上涨
“造成毛猪价格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加工生饲料玉米和麦麸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今年年初后,玉米价格每吨上涨500元,涨幅超过30%。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60%左右,玉米又占了饲料成本的近7成。此外,去年一个饲养员月平均工资为1200元左右,现在2000元都不容易请到人。”武汉万年青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年青称。
张华平则告诉记者,在过去两年,毛猪价格一直在每公斤10元到14元之间,不少养殖户亏损。今年春节后,毛猪价格也一直在每公斤14元左右徘徊,直到5月份才开始持续上涨。“目前,每头猪可赚个500元左右,刚刚可填平这两年来的亏损。”
面对目前毛猪价格的黄金行情,已有十多年养猪经历的张华平说,根据十多年来毛猪价格的涨跌规律,猪肉价格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我们养猪人来说,我们更希望毛猪的价格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行情,既不希望它大涨,也不希望它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