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USDA月度供需报告给出了大豆市场中性偏多的预期,目前大豆油脂价格继续上涨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正在悄然形成的通货膨胀,即使美国大豆产区目前天气状况良好,大豆生长优良率之高历年罕见,大豆、油脂价格在8月份仍然易涨难跌。
分析USDA的月度供需报告对大豆价格的影响,有如下的经验可供大家参考:
其一、USDA的月度供需报告本身对价格确实有重大的影响,对历年的CME大豆价格日线的分析可知,月度内的短期趋势发展多在每个月的月度供需报告之后展开。
其二、对于农产品(000061,股吧)这种价格明显具有季节性波动规律的品种来说,不同月份的供需报告对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以美国大豆为例,春季的供需报告往往只具有一般性的预测意义,所以对市场的指导作用远不如种植面积的影响来的大。每年夏季6、7、8月份由于市场已经进入对天气高度敏感的时期,此时市场很容易忽略一个虚构的下一年度供需平衡表而更加关注降雨和气温的变化。秋季以后,供需报告对市场的影响将会陡然增加,原因在于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官方机构,USDA对于美国大豆产量评估的权威性毋庸置疑,而到了秋季恰恰是明确当年大豆产量的重要时刻,USDA对产量的任何修正都会影响本年度的大豆供需,因此价格也自然会看着供需报告这个指挥棒而涨跌。因此,每年的秋季供需报告对市场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最大的,秋季的月度供需报告最容易引发前面提到的月度内的短期趋势。
细看本次供需报告前后价格的反应,可以看到本月供需报告前市场又有了几个新的特点,可是肯定的是,8月份的供需报告对价格的影响本身不是很大,后期更需要关注的是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发展的速度,其他商品,如铜、原油等的价格变化,另外,美元的走势以及各国股市能否继续走高进而促进商品价格持续高涨也是关注的重点。就大豆这个农产品本身来说,显然8月份的天气仍然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过今年这个影响因素也必须放到全球通货膨胀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良好的天气是可以打压价格,不过只要通胀仍然在形成,大豆价格就不太可能形成另外一拨更大的熊市。
本次供需报告公布前,尽管天气历年少见的良好,大豆价格仍然出现强劲的涨势,而且就在报告发布前两天,市场也并没有像大多数时候那样小幅盘整等待报告的指引,CME大豆价格8月10日突然下跌近30美分,11日就出现强劲反弹,市场受到股市和其他商品的影响十分明显。供需报告对市场的影响减弱,这是比较明显的信号。
另外,本月供需报告出台以前,著名的农产品研究机构Informa公布的预测报告颇耐人寻味。Informa史无前例的对今年的大豆单产做出了两个预测,一个是针对几年的最终单产的预测43.5蒲式耳/英亩,另一个是专门针对USDA8月供需报告的预测41.6蒲式耳/英亩,事实证明Informa的预测这一次终于比较“精准“了。事实上,近几年USD对各种报告的调整幅度要远远大于以前,而且调整频率和手段也出现了较大的不规律性,因此,目前对于USDA供需报告的预测需要更大的弹性,也要结合具体的市场状况,这也是近几年USDA出具各种报告的一个重大转变,值得每一位关心该机构报告的分析师调整思路,适应变化。
对于本月的供需报告,总体上相对大豆具有短期的利多,对于玉米来说比较利空,而且由于目前CME大豆和玉米的比价已经超过了3.0,因此目前玉米的价格继续走低会对大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综合来看本次供需报告实际上给出了大豆在供需上的一个中性基本面。在商品市场总体仍然看涨的大前提下,预计大豆市场在8月份仍然易涨难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