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渝中区某超市,市民在选购猪肉。
商报讯 以为随着天气渐热,等待猪肉降价的市民恐怕要失望了。在淡季之下,猪肉价格却一路猛涨。昨日记者从市内超市、农贸市场了解到,与半个月前相比猪肉价格再度上扬,白条猪达到了每公斤24元,涨幅超过10%。而零售市场上,猪肉更是突破了40元大关,纤排最高买到了每公斤40.6元。
肉价半月再涨10%
“两周前这些猪肉价牌大多是20~30元/公斤,现在80%都变成了30元~40元,看来这肉价上涨是刹不住了。”昨天早上,在大坪一家超市里,市民杨女士望着头顶的肉价牌忍不住叹息。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相对于两周前,猪肉价格又涨了10%,其中颇受欢迎的腰柳和里脊肉已经从每公斤34元左右,上涨到37.6元;而之前稳在26元上下的后腿肉则飙到了30.6元;最厉害的当属纤排,从之前34元左右直接涨到了40.6元,涨幅超过15%。
随后记者从我市最大的屠宰场华牧了解到,昨日,该场白条肉的出场价为洋三元每公斤24元,土杂猪22元。较6月中旬也上涨了10%左右。
供应紧张是主因
“现在的肉价可以说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永辉超市生鲜部营运部负责人李锋称,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是天气过热,不利于外地猪源进入重庆,影响肉价。其次,由于目前全国猪肉供应都处于“紧平衡”状态,虽然在高价与高温的双重压力下,市场对猪肉的需求量锐减,但是猪肉的供货量同样没有太明显的提高,供应紧张的大环境并没有改变,猪肉淡季涨价的预期依旧强烈。所以,猪肉价格才能如此勇往直前。
“在涨价的环境下,部分猪肉的涨幅会非常突出。”李锋称,对于卖场而言,虽然白条猪每公斤只涨了1块多钱,但是这些上涨的成本,只能分摊到如纤排、里脊、后腿肉等比较畅销的部位,“比如说销量很小的肉皮,在白条猪12元每公斤的时候,卖价是3.4元,如今白条猪涨到22元了,卖价也只是4元。”他分析认为,涨价对滞销产品的价格影响不大,卖场要消化成本,只能集中反映在少数部分,因此排骨、里脊等畅销部位单价冲上40元是很正常的。
肉价后期将回落
华创证券分析师盛夏指出,此轮猪肉价格的波动主因还是供给不足,他表示:“猪肉价格上涨是3年一个周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一轮上涨正好在这个周期内,目前的价格已经超过了2007年的历史高价。由于在今年1~2月份国内生猪因疫病导致了大面积的死亡,存栏相对减少,市场出现供给不足拉高了肉价。”他认为,随着养殖户出手补栏,市场供应量将出现较大提升,后期猪肉价格会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