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因何而涨?
为何今年猪肉的价格会一路狂飙?
张永才认为,主要还是喂猪的人少了,以旭光村为例,可用于养猪的地越来越少,规模自然会下降,其次是仔猪价格的上涨,推高了成本。
胡家明认为,主要是疫情影响了母猪的规模,母猪规模下降,仔猪就少,生猪也同步减少,据他估算,去年本地生猪养殖规模和09年,08年相比,可能减少了一半。
枝江市畜牧局长期从事生猪生产、检疫工作的闫海龙告诉记者,以前是全民养猪,民间散养规模远远超过规模化养殖,但随着生猪行情震荡,民间散养大面积萎缩,“和炒股一样”,目前两者已基本持平。
规模化养殖上来了,只是产能的增加,并不代表出栏量增加了,特别是猪肉行情不好时,如2010年上半年,养猪大多是亏账,很多养殖场都不是满负荷生产,散户退出,养殖场无法全开工,供应自然就紧缺。
既然价格一路上扬,为什么不“补仓”平抑猪价呢?闫海龙说,生猪生产最大的变化,在于它的周期长,至少要4到8个月,目前补栏,一是来不及;二是盲目补,导致供应量猛增,跌价的可能性又会大增。
大起大落的魔咒
至今张永才还清晰地记得,去年村里组织养殖大户培训课上一位老师的话,“他说生猪价格3年左右就会有一个周期,虽然现在价格低,但未来两年肯定会‘破八’。”
让他没想到的是,老师的话不到一年就成为了现实。
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高热病席卷全国,给生猪行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50%以上的散户和小规模养猪户退出了生猪生产行列,生猪存栏数量的整体不足,造成了猪肉价格在2008年畸形暴涨。
闫海龙说,2010年夏天的高热病,并没有2006年严重,但当时的背景是猪肉价格处于低谷,养殖户积极性受到的打击,比疫情的直接打击更为严重。
而希望也正在绝境后出现了,从去年9、10月起,生猪价格开始爬坡,并成就了一波“大牛市”,和上一次涨价相比,这一次来得更急,更猛。
未来猪肉价格走势如何?胡家明说,现在仔猪的价格应该说已到顶了,再涨,养殖户就投入不起了,且风险会更大。
在这种大起大落中,养殖户很难保持一颗平常心,“嫌不丢,俏不抢”。这4年间,张永才一直在养猪,无论亏跌。张永才说,有一年,有养殖户根据前一年的走势,估计当年猪价不行,建议他改行,但他坚持下来了,反而还挣了近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