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源外挂现象是主因
目前,义乌人口已突破200万。按义乌市畜牧兽医部门预测,2010年义乌消费掉的猪就有80万头,其中60万头生猪来自外地,占整体销量的75%。其中,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以及东北三省的生猪成为填补义乌生猪缺口的主力军。
据监测,今年7月份,全国千家养殖企业育肥猪平均出栏价格为11.75元/公斤,较6月份上涨16.3%,较去年同期上涨9.9%。义乌市畜牧兽医局相关专家说,受此影响,一直靠外地猪填补市场缺口的义乌,猪肉价格不高是不现实的。
另外,他还指出,加速义乌猪肉价格飞涨还有其他三个原因———
一是生猪出栏量减少。东北三省是义乌肉猪主要供给区。可由于今年春季气候异常,东北三省发生比较严重的生猪疫病,子猪成活率偏低,导致当前的大猪上市量偏少。
二是成本上涨。受减产预期影响,今年以来粮价连续上涨。监测数据显示,7月底全国玉米价格较年初上涨7.4%,较去年同期上涨14.6%。养殖行业用人一度紧张,所聘人员工资有所上涨。
三是运输费用增加。同样一头猪,从山东拉到义乌后,一公斤猪肉的价格就要增加8元左右,包括了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另外,本月,包括我省在内,多省发生水灾,导致生猪运输不畅,也影响着义乌的生猪供给。
早在2007年,义乌就针对无公害养猪基地和生态养猪场的建设给予巨额财政补帖。今年,义乌又加大了养猪补帖的力度。
“要改变义乌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主要还是要在本地继续扩大养猪规模,增加本地猪的出栏量,改变依赖外地调入的局面。”昨日,义乌市畜牧兽医局相关专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