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没解决根本问题
不少泔水去了垃圾填埋场
9年前,省城在省邮政局宾南宿舍区曾试点垃圾分类处理,希望能够通过垃圾的分类,实现垃圾的再利用。当时,餐饮垃圾被分到了“不可回收垃圾”这一类。然而这种分类也只是在源头的分类。居民把垃圾分类装袋,扔到不同的垃圾桶中。等这些不同类的垃圾到了垃圾中转站,所有的垃圾又混合在了一起。
去年6月份记者来到这个小区时,仍见到了当年分类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箱(绿色垃圾箱)上写着易拉罐、纸板箱、织物、旧鞋等17种;不可回收垃圾箱(蓝色垃圾箱)主要收集厨余垃圾:包括饭菜、鱼骨等11种;有害垃圾箱(红色垃圾箱)则收集废电池、废荧光灯管等5种垃圾。
舜玉路环卫所所长的董庆美介绍,即便是三个垃圾箱中的垃圾各得其所,它们最终又混合在了一起。
在济阳县孙耿镇香火高家村,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填埋场,这里是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济南市区所有的生活垃圾都运到这里。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运到这里的生活垃圾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餐饮垃圾。有的小饭店直接把餐饮垃圾打包,和生活垃圾一起扔到垃圾桶中,最终进入了这个填埋场。
药山山脚下有一处养泔水猪的地方
药山南坡山脚下有一个村子,叫做洋涓村。近日,有居民举报称,这个村子里面也有人在用泔水养猪,猪圈就建在山脚下。夏天一到,泔水招来很多苍蝇,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从洋涓村村委会大门前的道路上往东走大约50米,有一条往北通往药山的路,沿着这条路走上几分钟,就能够找到举报人所提供的泔水养猪的地址。18日,记者在这里看到,这里至少有三排猪圈,猪圈前后也放着很多盛着泔水的大桶和大瓮。一个猪圈旁边,也有一个大锅。桶中的泔水还能看出菜的颜色,但是到了锅中,则变成一锅的黄色,让人作呕。
见周围没有人,记者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刚刚拍完把相机收起,一名看起来40来岁的男子突然出现,问记者是做什么的,记者说是附近村子的,他让记者赶快离开。而记者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猪圈附近多了一条大狗,这条大狗并没有拴绳子。随后这个男子在身后喊,让记者赶紧离开,小心被大狗咬着。
这名举报人介绍说,他就住在猪圈西边的居民楼中,距离猪圈很近。这些养猪户一般是下午开着三轮车出去收泔水,下午4点钟左右把泔水拉回来喂猪,这样养猪已经有两三年的时间了。几年前,附近其他地方的泔水养猪场已经被取缔,但是唯独药山山脚下这个隐藏的泔水养猪场,一直没有被取缔。
洋涓村委会一名于姓工作人员介绍,药山山脚下这些猪圈的确养的是“泔水猪”,养猪户到饭店拉泔水喂猪,养猪的大约有两三户村民。但是村委会没有执法权,没法对泔水养猪进行取缔。
泔水流向示意图
在饭店吃饭,总会留下一些剩汤剩水。这些吃剩的饭菜叫做泔水。济南市城管局统计,目前济南市泔水的日产量应在300吨以上。很多饭店把泔水收集起来,放入桶中或者黑色的袋子中。另有部分饭店把泔水倒入下水道或者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倒掉。
泔水被运到城郊去喂猪,那里的养猪场是什么样子?养猪户又是怎么用泔水喂猪的?6月16日开始,记者走访了市中区七贤街道、天桥区药山街道的养猪户,见到了泔水养猪的情形。很多养猪户在猪圈旁搭起一口锅,泔水在被煮过之后,就进入了猪的腹中。而猪圈周围垃圾遍地、蚊蝇乱飞,到了这里让人感觉想呕吐。